景福衫袜织造厂与飞马针织内衣商标
今年是我国农历马年。马这种动物深受人们喜爱。在日常生活中,马不但可骑乘,还可用来拉车、耕地等。在古代战争中,马还是一种重要的军事配备。在人们日常使用的成语、俗语中,有很多与马有关的、寓意良好的词语。如“马不停蹄”、“马到成功”等。笔者查阅有关商标史料后发现,在我国近代纺织品行业中,有不少与马有关的商标名称、图样。如仁立实业公司注册使用的天马毛毯商标,同信昌电机针织厂注册使用的骏马图针织内衣商标,鼎成染织厂注册使用的神马布匹商标,华福制帽有限公司注册使用的飞马帽子商标,光华袜厂注册使用的天马袜子商标,景福衫袜织造厂注册使用的飞马针织内衣商标等。本文重点谈谈国货名牌——飞马针织内衣商标的诞生与发展。
飞马针织内衣商标最初的所有者是上海景福衫袜织造厂。该厂由我国近代著名工商业者徐文照等5人合资创办,生产的各种飞马牌针织内衣是国内针织内衣市场上的传统名牌产品,享誉国内外。
徐文照,浙江余姚人,出生于一个纺织品生产世家。他的父亲徐霞村,原在我国第一家针织内衣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浙江杭州籍富商吴季英创办的上海景纶衫袜厂任经理。1932年,徐霞村因病去世,厂方不忘他的巨大贡献,特邀请他的儿子——时年22岁的徐文照进厂工作。徐文照长年受父亲的影响及熏陶,此前对针织产品的生产销售已有所了解,加上他进厂后刻苦钻研业务且善于交际,不久便对针织行业产、供、销等各个环节了如指掌。之后,徐文照升任副经理。他在工作期间结识了好友、学徒出身的徐云庆。两人经过多次商谈,决定创办属于自己的工厂。他们随后向亲朋好友多方集资,于1937年1月创建景福衫袜织造厂。
据《上海纺织工业志》等有关史料介绍:创办之初,景福衫袜织造厂位于早期的闸北工业区,不过是一家弄堂小厂,生产设备不多,职工也只有10多名。该厂最初主要以生产白色针织坯布为主,使用的产品商标为象牌。由于景福衫袜织造厂早期投入的资金不多,产品产销量不大,业务发展有限。
在景福衫袜织造厂开工半年多,正准备大批量生产之时,上海爆发了“八一三”抗战,闸北工业区不久沦陷。该厂正好位于日军敌机的轰炸区域,附近交通中断,产品和原料无法及时运送。面对日军炮火的威胁,无奈之下,该厂将部分生产机械设备搬迁至法租界徐家汇路(今肇嘉浜路)打浦桥惠荣坊1号,继续维持生产。
1939年,景福衫袜织造厂利用生产销售所得的部分盈余,扩大和调整产品结构,购置了缝纫机30台,开始生产不同档次的汗衫和背心。此后,该厂又生产棉毛衫、卫生衫和卫生裤等市场热销产品,同时将象牌商标改为飞马商标。由于飞马牌汗衫、背心等产品具有透气、爽滑、吸湿性较强等特点,做工考究、穿着舒适,很快进入上海南京路(今南京东路)的四大公司(即大新、永安、新新和先施)。当时的永安公司还为飞马牌针织内衣设有专门的橱窗广告和销售专柜。
徐文照很有商业头脑,景福衫袜织造厂经常与当时的知名广告公司联系,并愿出高价,在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新世界北部拐角处,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迈尔西爱路(今茂名南路)西北角,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西北角等商业中心及上海北火车站、十六铺轮船码头等客流较大地区,竖立起大型户外广告牌,做到市民随处可见飞马牌针织内衣的广告。由于广告牌地点设置较好,效果非常显著。飞马牌针织内衣产品销售量节节攀升,飞马商标的知名度逐步提高。20世纪40年代初,飞马牌针织内衣产品声名鹊起,产品销售区域不断扩大。
1941年,景福衫袜织造厂内部改组,增加了注册资金。徐文照还及时为工厂引进多位高级技术人员和一批操作熟练的技术型工人,职工增加到50余人。1942年,工厂经过再次增资扩股,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徐文照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1943年年初,工厂扩大了面积,新建了厂房,并增设漂染设备,一举成为织、染、缝全能型针织厂。其间,该厂还兼并3家小厂,职工人数增加到500余人。当时景福衫袜织造厂在天津、汉口和南京等地设立飞马牌针织内衣产品发行所,还通过香港地区的发行所,将飞马牌针织内衣销往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
抗战胜利后,景福衫袜织造厂又购进香港棉艺棉织厂,并将其改为景福衫袜织造厂香港分厂。这是当时香港地区开设的第一家全能型针织内衣织造厂。该厂在上海针织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就像其使用的飞马商标所寓意的那样,是一匹“黑马”,后来居上,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
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内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景福衫袜织造厂卖出产品后,来不及补进原料,导致严重亏损。1949年年初,工厂产品积压较多,资金周转困难,面临倒闭,于是职工人数减去一半。新中国成立后,该厂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获得一定资金,才逐步恢复生产。工厂每月生产的5500打飞马牌针织内衣产品,由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分公司负责收购包销。1954年10月,该厂响应政府号召进行公私合营,更名为公私合营景福针织内衣股份有限公司。1956年8月,上海市纺织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公司将黎明、晋隆、顾公泰等26家小型针织厂并入。1960年,公司改名为上海针织工业科技研究所;1961年11月,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又将其名称改为景福针织内衣织造厂。在此过程中,飞马针织产品的商标名称并未变化。